來源:來源:半島都市報
作者:網絡
校車開到了村子里。
沒有校車上學不方便
據交運集團青島平度分公司的校車負責人介紹,由于設學布局調整的現實需要和農村地域的實際特點,不少學生距離學校較遠,學生年齡小,遇刮風、下雨等惡劣天氣給學生家長造成很大的麻煩。以前已經有的接送學生車輛不統一,難于管理,大部分車輛技術狀況差,且使用瀕臨報廢期車輛,無營運資質,駕駛員不固定,更換頻繁,不統一學習要求,對車輛性能不熟悉,超員現象嚴重,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家長對統一使用合格校車問題愿望強烈。
家住新河鎮孫家村一位姓孫的家長表示,平度一些農村地區在沒有開通校車以前,一些學校、幼兒園所處地域不同,學生乘車條件也不一樣,一些鄉鎮的學區小學甚至連乘坐公交車或線路班車的條件都沒有,家長們只好聯合租用小面包車、摩托三輪車等沒有安全保障的交通工具來接送學生上下學,有時候存在著車輛不定期檢修、超員超載的現象,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部分農村孩子坐上校車
十幾平米的空間,從家到學校幾公里的距離,小小的一部校車承載和見證了政府珍愛孩子的心。早上6時30分許,在新河鎮谷家村路口,記者和幾個學生一起等候校車。6時50分,校車司機崔師傅準時到達,接到第一批學生,記者也跟隨上車。一路上,校車停了5站,一共接了35個學生,7時整,西線校車到達學校,學生們有序下車。“我們還要在這條路線上再跑一趟,所以第一批學生到校有點早。”崔師傅告訴記者,由于校車安全且價格便宜,選擇乘坐校車的學生很多,現在的校車數量還遠遠不能滿足農村學生的乘車需求,只能采取接送兩趟的方式。
“還是坐校車方便,如果爸爸送我的話,差不多要早上七點出門,我自己坐校車,他八點出門都行。”家住孫家村的學生孫娜娜告訴記者,雖然爸爸工作的地點就在生態科技化工園,但因為兩個人的時間不一致 ,她還是喜歡坐校車。學生鐘崇浩告訴記者,“我們再也不用擔心下雨時鞋子浸水,衣服濕透,褲腳沾滿泥巴,現在冬天不冷夏天不熱,風吹不著,雨淋不著。”
大鼻子、黃車身,有著“關注未來”醒目標志的校車,在以前對于平度市農村小學的師生和家長們來說 ,似乎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但自6月 26日青島市專用校車啟動儀式在平度九中廣場隆重舉行以來,橙黃色“大鼻子”校車行駛在平度農村的道路上,平度部分農村學生坐上了安全舒適、寬敞明亮的“大鼻子”校車,歡聲笑語灑滿車廂。
年底再開通55輛校車
記者從交運集團青島平度分公司了解到,校車工程作為一項涉及民生的惠民工程,平度市校車實行“政府主導 、公司運營、專車專用”的模式,“校車安全工程”也被平度市委市政府作為一項民心工程,被納入平度2012年政府惠民八件實事之一 。2012年青島市共為農村學校配備校車600輛 ,經過多方努力爭取,為平度市配備200輛,占青島市配備總量的三分之一,數量居各區市之首。
近日記者從平度市教體局了解到,目前已有145輛校車在平度市的19個鎮(街道、開發區)開通運行,交運集團青島平度分公司負責校車的具體運營,共開通線路260余條,接送學生8300人。其余的55輛校車正在配送中,預計會在今年年底前全部開通運行。全年200輛校車運行后,將實現開通鄉鎮28個、線路350余條、惠及學生12000余人。學生乘車費用家長負擔百分之十,即每人每天2元,其余的百分之九十由政府補貼。
文/圖
與校舍安全、校園飲食安全一樣,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安全也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平度有31個鎮(街道、開發區),由于農村地域遼闊的特點,造成了學生上下學交通困難 。今年 6月 ,青島市專用校車啟動儀式在平度舉行 ,校車數量從起初的80輛發展到現在的145輛 ,目前在平度市的19個鎮(街道、開發區)運行 、共開通線路260余條,接送學生8300人。2012年青島市共為農村學校配備校車 600輛,經過多方努力爭取,為平度市配備200輛 ,占青島市配備總量的三分之一,數量居各區市之首。通訊員劉曉芳 萬鵬 楊山壽 記者 鄔明洋 本報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8x8x1948.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