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生活日報
作者:網絡
學生們吃上了營養可口的配餐。李仲波供圖
校車現在是平陰一道靚麗的風景。李仲波供圖
“政府報告中,政府要辦十件實事,第一件就和教育有關。”平陰縣人大代表、縣教體局局長李仲波說,“去年十件實事也是首談教育,這幾年平陰教育受到很大重視,效果是城鄉教育日趨平衡。”
資源整合 城鄉教育資源日趨平衡
“最近幾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平陰縣原有教育布局、教育投入、教育發展模式面臨新的挑戰。”李仲波告訴記者。
“出生人口減少,農村適齡兒童少年數量逐年下降,農村教育資源閑置現象明顯,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與縣城優勢學校相比差距明顯,原有的教育配置遠遠不適應城鎮化建設發展的需要。”李仲波具體為記者分析。
“農村孩子為啥不能和城里孩子享受同等優質教育?”李仲波說,“教育資源的整合是實現城鄉教育同質的一條捷徑。”
據李仲波介紹,經過調整,全縣15所初級中學變為8所,小學由83所縮減為完小37所,這樣一下子節省資金1.8億元。
“整合后的鄉鎮學校基礎設施有了很大的改進,學校辦學條件極大改善,師資力量得到進一步的加強。”李仲波說。
聯體配餐 學生少花錢還能吃得好
回想2011年,現在擔任孔村鎮教育辦公室主任的解培俊說壓力很大,當時,解培俊是平陰玫瑰中學的校長。
“學校整合后,有的學生離家比較遠,中午不能回家吃飯,可當時學校的食堂經營不理想,學生們很多選擇在校外的小吃攤就餐,不僅花錢多,飲食安全也無法保障。”解培俊說。
“經過研究,2011年秋‘聯體式配餐’食堂管理模式的想法逐漸成形。”李仲波回憶說。
解培俊介紹說,2012年初,教體局以玫瑰鎮中學為試點運行“聯體配餐”。“玫瑰鎮中學食堂每天中午將加工好的午餐用專車統一配送到附近的夏溝小學、玫瑰鎮中學和南石峽小學,保證學生們吃上放心飯。”解培俊說。“這樣800多名學生一頓花4塊錢就可以吃上安全衛生的飯菜了,家長和學生都表示很歡迎。”李仲波說。
試點成功后,平陰縣教體局將“聯體式配餐”食堂管理模式在全縣進行推廣,目前已覆蓋全縣所有農村中小學校,解決了1.5萬名學生安全吃飯的問題。
校車試點 已經形成“平陰模式”
“距離最遠的孩子每天要趕15里路來上學,如果沒有新校車,孩子們不知道會受多少罪。”安城中學校長李延義感嘆,除了孩子們上下學風里雨里等車的辛苦,之前普遍存在的校車安全問題也讓李延義頭疼不已。
李仲波說,學校整合學生搬入新學校上學后,一些孩子的家離學校遠了,孩子們都是乘一些個體面包車上下學,不準時、超載的現象很普遍。
“據初步測算,要滿足全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就學半徑在兩公里以上的6000名學生乘車,需要購置校車64輛。”李仲波說,“孩子的安全是天大的事,雖然成本很大,但縣里毫不猶豫地同意了購置校車。”
“48輛新式校車中我們學校配置了4輛,解決了近500名學生上下學難的問題。”配了新校車之后,李延義放心了許多。
“我們對司機的要求比較嚴格,司機必須是年齡45歲以上、駕齡3年以上的經驗豐富的老司機。”李仲波告訴記者。為確保行車安全,平陰縣教體局精心挑選駕駛員,為每輛車確定一名專門的陪護人員,要求車輛行駛最高時速不超過60公里,還給每個座位投保了50萬元的保額,用于支付交通意外傷害。
“中午回家的學生每月收費100元,中午不回家的學生每月收費80元。這個價格比起以往乘坐個體車,每位學生要少花40元到100元。”李延義給記者算了筆賬。
上一篇
新余交警舉一反三排查校車安全隱患
下一篇
“校車保險”為校車安全保駕護航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8x8x1948.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