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大河網
作者:校車
近日,早報記者接連接到讀者來電,稱濮陽縣梁莊鄉一幼兒園接送幼兒的“校車”經常嚴重超載,存在巨大安全隱患。實際情況到底如何?4月15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讀者爆料“校車”超載記者蹲守探真相
4月15日下午,根據讀者提供的信息,早報記者趕到了濮陽縣梁莊鄉保安村,并找到了位于村內十字路口旁的“濮陽縣梁莊鄉保安小太陽幼兒園”。據爆料人介紹,該幼兒園內有百名左右的幼兒。其中,不少孩子來自附近七八個村莊,需要每日接送。于是,園方便雇了一輛私人面包車接送幼兒。由于一趟“實在是擠不下”,這輛車在每天上學、放學時間的7時40分和16時30分都要跑兩趟。為避免引起注意,記者提前抵達,并安排好了視頻及照片拍攝點開始蹲守。
16時15分左右,臨近放學時間,一輛車牌號為豫JC9262的銀灰色五菱榮光面包車停在了幼兒園門口,司機下車走進園內。記者上前查看,發現那輛車與普通面包車無異,無任何校車應該具備的特征。若不是事先獲知,記者很難將其與校車聯系起來。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及我市頒布的《濮陽市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中明確規定:幼兒園需要使用車輛集中接送幼兒的,應當使用按照專用校車國家標準設計和制造的幼兒專用校車,并遵守校車安全管理的相關規定;各類學校不得使用或租用未取得校車標牌的車輛接送學生上下學;專用校車必須符合《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GB24407-2012)。
16時20分左右,幼兒園放學,司機上前打開車門,大聲招呼著:“來上車,快點兒。”孩子們紛紛跑出大門,一個接一個地鉆進了那輛無任何校車必要設施及標識的面包車。其間,司機還安排幼童坐上了副駕駛座位。記者經現場點數及與拍攝的視頻核對,發現有24名幼童、一名司機、一名幼兒園工作人員,共26人進入了那輛面包車。據記者查詢,該型車核載人數僅為7人。
《條例》和《辦法》中明確規定:校車不得以任何理由超員;校車的副駕駛座位不得安排學生乘坐,校車運載學生過程中,禁止除駕駛人、隨車照管人員以外的人員乘坐。關上車門,那輛載著26人的面包車開始在村內狹窄的道路上急速行駛,一路絕塵而去。記者乘坐的車輛因會車僅耽誤了幾十秒鐘,那輛面包車便駛上大路,沒了蹤影。
車內裝了26個人副駕駛上坐幼童
“黑校車”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記者覺得有必要讓廣大讀者了解一下。
首先,“黑校車”不受管理部門的約束。車輛不能正常參加年審、維護和檢測,車輛技術狀況得不到保障,且沒有校車專用設施,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其次,駕駛人通常沒有接受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相關知識的培訓和考核,駕駛技術無法保障。想要駕駛校車,除車輛要獲取校車營運許可證外,車輛駕駛人同樣也要經過嚴格培訓后獲得校車駕駛資質,兩者缺一不可。
最后,由于“黑校車”通常不交納承運人責任險,發生交通事故后,乘車人得不到應有的賠償,引起的糾紛無法得到相應管理部門的協調解決,乘車人利益得不到保障。
無監管無保障“黑校車”危害大不能以孩子的安全為代價來“湊合”
俗話說“上路三分險”,正常上路行駛的車輛尚且如此,更何況那是一輛核載7人卻裝了24個孩子和兩個大人的“黑校車”。路面情況瞬息萬變,一旦操作不慎,這種嚴重超載的車輛極易發生群死群傷的惡性事故。
“配備一輛正規的校車,每年僅支付駕駛員工資、燃油費、車輛保養維護費等就需要幾萬元。這對于大多數農村地區的學校,尤其是民辦學校來說,買不起,用不起,更養不起。”有民辦學校負責人針對校車問題發表了上述看法。同時,大規模的“撤點并校”使得一些農村孩子上學的路變得越來越遠,而農村的公共交通設施一般又比較匱乏。上學路程遙遠又缺少基本的公共交通工具,孩子不坐“黑校車”將面臨無法上學的困境,只好“湊合”一下。
家長和園方或許有財力不濟的窘迫,或許是無奈地想“湊合”一下,但無論如何也不能以孩子們的安全為代價。“就在農村跑跑能出啥事兒”,有些人或許存在這種僥幸心理,但近年來發生在農村地區的“黑校車”事故屢見報端。一旦發生事故,就是年幼的生命隕落,家庭的希望破滅。消除“黑校車”,不僅需要學校、幼兒園方面增強安全意識,加大投入,也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切實負責,加強監督和管理。
上一篇
一顆螺絲掛輪胎 校車依舊路上跑
下一篇
博里派出所繃緊校車安全弦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8x8x1948.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